员工发展

首页 员工发展 进取的宏旺人
进取的宏旺人 文化生活 人才招聘

努力奔跑才能留在原地


      
      呼呼的海风、淋漓的汗水、微喘的呼吸,崔传敏不断调整自己的步频和步速,不疾不徐地在离厂区不远的海边小路奔跑着。每天工作后的闲暇时间,他都会来到这里跑步,这个从高中养成的习惯一直陪伴着他来到福建宏旺。

      进入福建宏旺7年来,无论是担任设备科巡检员、光亮线项目组组长,还是轧辊科副主管,他在福建宏旺一路努力奔跑,从一个千分尺都用不熟练的“钢铁小白”,升级成为能够轻松驾驭切、割、焊、磨的“钢铁战士”,在追梦的路上不断向前奔跑。

     
      赋能成长 蓄势前行

      接近40℃的天气、接连吹袭的台风、满身的痱子,这是2015年夏天留给崔传敏最难忘的回忆。

      设备科巡检是他来到福建宏旺后的第一个岗位,那时候福建宏旺一期项目已经进入设备调试阶段,班长特地交给他一个“特殊”任务——收集每天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的异常问题,整理汇总后给设备主管并组织安装调试人员开会,认真进行会议记录并对任务进行跟进。

      这个任务无疑成为了崔传敏熟悉设备,了解生产工艺的“第一课”。他一步步地从入口段开始研究轧机的内部构造和机械原理,一边观察和记录师傅们解决异常的方法,一边协助液压系统的打点调试,那段时间是他快速成长的关键阶段。

      但“眼见千遍,不如手过一遍”,崔传敏明白只有知行合一才能真正掌握设备检修和维护的方法,所以当他接到三连轧张力辊联轴器同心度和抱闸的调试任务时,他兴奋不已。虽然当时已经是晚上11点多,同事们都陆续回宿舍休息了,但他还是不知疲倦地认真听着主管的耐心讲解,目不转睛地看观察主管手把手的操作示范。示范结束后,崔传敏就一个人开始对36个联轴器的同心度和抱闸逐一进行调整。第二天,主管对调试的成果和效率感到十分满意。

      那时候,三连轧产线40套液压阀台、10个液压站、130台电机成为了崔传敏学习和奋斗的战场。随着工作经验的逐渐积累,他逐步全方位掌握了各个设备检修维护方法,仅用了三个月时间,他就被提拔为设备科巡检副班长,参与整理编写了《设备润滑周期保养表》和设备科管理体系文件。

      砥志研思 守正创新
      此后不久,崔传敏和同事们迎来了福建宏旺年产70万吨1450三机架连轧连退酸洗联合机组试产的重要时刻,保证产线的稳定运行,做好产线保养与升级成为了他们这个阶段的工作重点。

      二号冷酸线投产后,无法高TV持续运行的问题成为了班组的棘手难题,虽然尝试通过打磨和更换胶辊、调整板形、调整压辊、控制套量等方法解决入口活套4#CPC跑偏的问题,但打边问题还是无法彻底根除。

      那段时间,崔传敏每天带着团队一边进行现场测算,一边分析4#CPC为何一直在极限纠偏状态,思考解决方案。经过多次的讨论,他们把解决问题的方向锁定在提高纠偏能力,优化纠偏稳定性上。

      但现场空间及设备结构已定型,为了确保改造的效果,崔传敏先制作了现场测绘的三维图,便于提前进行测算,随后制定了详细的改造方案。与传统的纠偏系统相比,新的改造方案不仅把射流管电液伺服阀替换成阿托斯的比例伺服阀,解决零漂并提高纠偏运行稳定性;同时,辊系采用一大带二小的搭配使用,与常规的同组纠偏装置采用同辊径配对使用存在差异;另外,还加装了可调节纠偏托辊和可调节纠偏压辊,增加纠偏系统整体包角并优化系统包角。

      这个颠覆传统的改造方案一开始并未获得设备厂家的支持,他们认为替换伺服阀会破坏原电路控制,而改造后的纠偏辊系结构完全不同于常规的双辊纠偏及三辊纠偏,纠偏系统改造后会成为“四不像”,无法提供有效纠偏功能。但崔传敏并没有放弃,从原理出发,一步步进行论证和测算,最终方案获得了领导和厂家的认同。

      解决问题才是硬道理。改造完成后,产线运行速度终于达到了设计速度,持续稳定生产,4#纠偏打边问题彻底被解决,产量大幅提升。

      从点检标注制定到设备改造升级,从基础数据测绘到核心图纸转换,啃下一块块“硬骨头”的过程,也是崔传敏不断学习探索,并将理论结合实际的过程,这一路他越战越勇。

      笃行不倦 精进不休
      具有丰富设备维护和改造经验的崔传敏在2021年9月调入轧辊科,成为轧辊科团队中的一名“新人”。

      面对新的工作、新的领域,他怀着空杯的心态,虚心向每个轧辊科兄弟学习研磨技能、研磨工艺;向辊系使用部门了解用辊需求,学习轧制工艺。在他看来,轧辊就像擀面杖,表面材质决定了钢带的平直度,对辊系的研磨质量和材质要求很高,对此他与团队在认真梳理辊系装配的工作现状,深入研究后,提出了《轧辊梯度管理制度》和《辊系生命周期使用制度》,延长辊系使用寿命。

      轧辊梯度管理制度一方面详细地规范了不同机架、不同辊系的辊径差,另一方面规定了每周定期对轧辊进行盘点,及时梳理辊径差值,合理补充新辊和提前做好辊系增补计划。经过梯度管理后,逐机架工作辊辊径配对不合理、钢带的咬入分配不均衡、轧制力异常等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。

      而《辊系生命周期使用制度》则是给每条辊子注册一个“身份证”,让辊系的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清楚每一条辊的上线时间、使用位置、保养方法和更换周期、装配和安装责任人等,从辊系的受力、润滑情况、现场的工况等方面考量,使辊系处于一个良好的运行状态,让辊系管理实现周期性和可视化。

      通过《轧辊梯度管理制度》和《辊系生命周期使用制度》的实践,辊系的使用周期明显增加,“目前,五连轧侧辊从原先上线使用15天提升到30天,实现生产的降本增效。”崔传敏介绍说。

在海边独自奔跑的时候,崔传敏不自觉地小声哼唱起最喜欢的歌曲《水手》:“他说,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,擦干泪,不要怕,至少我们还有梦”。进取者建功,奋斗者圆梦,这是百舸争流的时代发给每个奔跑者的“路书”,7年时间里,崔传敏在福建宏旺留下了宝贵的青春,7年时间,也塑造了他人生的另一段精彩,但最好的时光永远是在奔赴目的地的路上……
上一篇:为电气设备认真“找茬”
下一篇:向下扎根,向上生长
返回